0
美联储近期再次选择“按兵不动”,将利率维持在4.25%-4.50%的区间,这是今年第三次维持利率不变。此举反映出美联储在特朗普政府关税政策可能引发的经济冲击面前,正以谨慎态度评估经济形势。芝加哥联储主席古尔斯比坦言,当前经济数据充满“噪音”,美联储如同在迷雾中摸索前行,难以准确判断经济主线。
通胀数据呈现出矛盾局面:整体通胀率同比仅增长2.3%,创四年新低,主要得益于食品价格下跌;然而,剔除食品和能源的核心通胀率仍高达2.8%,远超美联储2%的目标。这种“表面降温、内部火热”的现象,令美联储的决策更为棘手。古尔斯比指出,在如此动荡的环境下,企业和央行均难以对长期趋势作出明确判断。
美国经济同样呈现出“冰火两重天”的态势。旧金山联储主席戴利走访美国西部多州后发现,地区经济表现差异显著。拉斯维加斯等依赖旅游业的地区对国际游客减少表示担忧,而犹他州和阿拉斯加等地经济活动依然稳健,企业和银行对前景保持乐观。这种“局部降温、整体尚可”的经济格局,使美联储在制定政策时更加谨慎。戴利强调,尽管民间存在担忧,但硬数据尚未显示经济明显放缓。
美联储高层在表态上呈现出“矛盾信号”。戴利认为美国经济依然“稳健”,劳动力市场强劲,通胀正在下降;而副主席杰斐逊则警告,企业和家庭信心正在下滑,需警惕经济活动减弱的早期信号。杰斐逊特别提到,特朗普的关税政策若持续加码,可能阻碍通胀回落,甚至导致物价再次上涨。这种“乐观中带着警惕”的态度,反映出美联储内部对未来的不确定性正在加剧。
尽管美联储官方保持“观望模式”,但金融市场已开始押注降息。交易员普遍认为9月将是美联储首次降息的时点。然而,市场预期与美联储实际行动之间往往存在差距。若通胀依然顽固,或关税冲击导致经济数据恶化,美联储可能被迫调整政策;反之,若经济保持韧性,降息可能继续推迟。这场“数据与政策的博弈”正进入关键阶段。
当前的美联储如同在浓雾中前行的船长,既要防范通胀反弹的“暗礁”,又要警惕关税冲击的“风暴”。9月是否降息,将取决于未来几个月的数据能否提供清晰信号。但可以确定的是,在真正看清经济走向之前,美联储不会轻易采取行动。投资者需保持耐心,因为这场“数据迷雾”可能还将持续一段时间。
风险提示:差价合约交易因具有一定的风险性,可能不适合所有投资者。在与BCR交易前,请确保您阅读并已充分了解可能涉及到的相关风险。同时,请谨慎考虑您的投资目标,财务状况,投资需求与经验水平,并在必要时获得独立的专业意见。以上内容仅用于教育目的,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,对于因使用其中包含的信息而直接或间接造成的损失,百汇BCR不承担任何责任。
更多报道